极端高温天气频发 未来的城市管理要如何应对?

小编

昨天(6月11日),河北的多个城市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这在历史同期中也属罕见。

极端高温天气频发 未来的城市管理要如何应对?
(图侵删)

河北省会石家庄,以40.8℃,刷新了今年气温最高纪录。有网友说,“河北的空气热得吸一口都烫肺”。阳光猛烈,热浪滚滚,很多行人都纷纷穿上防晒衣,戴上遮阳帽,抵御着强烈阳光照射和热浪侵袭。为应对此轮持续高温天气,石家庄市加大道路喷洒作业频次,降低路面温度,减少扬尘。邯郸的温度也达到了39摄氏度。

持续高温,受到影响的,自然包括环卫保洁工作。在廊坊市,环卫部门调整了作业时间作业频次,以最大限度减少大家在高温下工作。

来自256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监测,中午1时,在全国气温实时排行榜上,河北多地气温都超过了40℃,排在第一的河北平山,气温高达41.4℃。下午2时,河北灵寿热度升温,成为第一,气温达到42.5℃。一个小时后,河北正定再次赶超,气温达到42.7℃。而在连续三天,通过电视台、微信、短信等多个平台连续向居民发布预警信息后,当地的防范工作,也进入了又一个升级应对的新阶段。

从常年来看,6月下旬到至7月上旬,是河北出现高温的普遍时间段,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也让今年的防范显得格外重要。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陈小雷:据河北省气候中心预测,河北省今年夏季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高温日数偏多,可以说未来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首先作为气象部门要强化天气的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地发布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其次,要加强同相关部门比如同供水、供电等行业的密切合作,及时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加强高温灾害方面的科普宣传工作,及时提醒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增强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和自救能力。

极端天气频发 城市管理经受考验

面对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情况,我们要如何应对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端午节前后,各地的高温预警不断。酷热,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极端高温,近年来,也越来越频繁。

德州市民 张安琪:出门明显感觉到气温比以前要高很多,得亏是提前准备好了防晒帽、防晒衣之类的东西。

极端高温,已经是一种灾害。除了个人防范,每一座城市,预警是否及时?准备是否充足?应对是否有力?也越来越被关注。

回看2022年8月,重庆出现有记录最高温度45℃,当时不少区县发布电力供应告急的通知,随后,整个川渝地区,不得不紧急安排“让电于民”。持续性的罕见高温,让能源在极端情况下如何保供,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元丰:这种做法是对的,保民生,工业用电停了。但是工业用电停,我们也不是让它一刀切,而是让它合理有序,基于对我们用电负荷的分析,然后分级分批有序地来安排这种工业用电。未来对我们的电力建设,也不是在现在常态下来建设我们这个电力,未来整个电力系统的建设也要考虑高温带来用电负荷的增加。

同样是2022年,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经历夏秋连旱,处于枯水位12米以下时间长达142天。刷新1951年同期最低水位。水利、抗旱设施体系暴露出的短板,也成为需要总结的经验。

到了2023年,华北大部又经历了一场高温,首个高温预警较往年同期早发了13天。“避暑胜地”承德,猝不及防地以40.9°成为那一天全国最热的地方。一个多月后,京津冀地区又发生历史罕见暴雨天气过程。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这给“气象预警”提出更高要求。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高级工程师 陈红旗:从地质灾害影响因素来看,最担心的是极端的天气变化,因为旱涝的急转,岩体会对水更加敏感,所以尤其是前期干旱,后期可能出现极端降雨的时候要特别引起注意。

进入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就发布报告称:全球刚刚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月!今年5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高出1.52℃。这已经是连续第12个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打破同期最高纪录。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局长 卡洛·布恩坦波:我们不知道这个进程什么时候会结束,因此,我们必然会看到未来五年的平均温度几乎肯定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温度更高,下次这些纪录之一被打破时你也不会感到惊讶。

网信部门曝光“毒视频”“开盒挂人”等涉未成年人乱象,典型案例公布

新疆北部降雪增强 江淮江南等地有大雾

三亚天涯区:加快推进28个重点项目征拆

2024-2025年度全国冬春救助工作已全面启动

湖南省天心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国庆假期连演7场 这场合唱音乐会为海口市民游客带来文化大餐

巴基斯坦将对除战略性机构外全部政府所有企业进行私有化

北京空气质量略有好转,全市平均轻度污染

江苏省溧阳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_2

秘鲁接收4国归还的33件文物

山东省台儿庄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巴基斯坦奎达市发生炸弹袭击 致1死12伤

极端高温天气频发 未来的城市管理要如何应对?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台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