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广州共议深海冷泉生态系统与生命过程

❤

中新网广州9月11日电 (记者 王坚)“2024深海冷泉生态系统与生命过程”高端学术沙龙11日在广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等知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共同探讨冷泉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发展。

会议现场。王坚 摄

  会议现场,苏纪兰、张偲、包振民等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钱培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李超伦等知名专家围绕“深海冷泉环境特征及生态效应”“深海冷泉化能生态系统与生命演化”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当前冷泉生态系统在生态、地质、能源、地化等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展望冷泉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谋划下一步深海科研探索方向。

  深海冷泉是美国科学家于1983年首次在墨西哥湾发现并确定,指海底沉积界面之下以水、碳氢化合物、硫化氢等为主要成分的流体从深海底溢出的现象,冷泉泛指这些现象和伴随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及其所形成的产物。

  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介绍,冷泉生态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以太阳作为能量来源,冷泉生态系统以碳氢化合物和硫化氢作为能量来源。由于深海冷泉具有高压、黑暗、低温、化能合成的基本特征,存在以化能自养微生物为初级生产者的食物链,衍生出群落结构独特的冷泉生态系统,造就了“深海沙漠的绿洲”,拓展了深海极端环境下生命的潜在界线。

  会上,张偲作主旨报告《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他指出,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是研究冷泉环境本底、揭示生态规律并预测未来趋势的重要工具。

  张偲介绍,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将聚焦深海极端环境微生物化能合成作用,掌握深海底甲烷“源-汇”规律,以期解决冷泉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发育动力机制,极端生命演化等前沿科学问题,助力掌握深海烃类能源开采前、开采过程和开采后环境变化及其效应。

  记者从现场获悉,目前,全球对深海冷泉研究仍然十分缺乏。针对当前研究现状,此次沙龙活动主要聚焦深海冷泉环境特征、化能生态系统与生命演化规律,共同探寻冷泉化能生态系统与生命演化的基础科学问题与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重大科技任务局、广州分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及其老科协承办。(完)

视频热传!网友直呼恶心,官方通报

2024“无界——深港澳青年艺术大展”今日落幕 以艺术为媒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国内首个综合型左宗棠文献资源专题数据库启用

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活动加剧 当地机场暂停运营

日本公布两架海上自卫队直升机坠毁事故调查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海南周刊丨杜英:树上的“倒挂美人”

江苏省镇江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平凉崇信:秋色渐浓 五彩斑斓

爱你,就把你印在钞票上!非洲货币上的中非合作成果

雪佛兰推首款智电插混SUV,命名“探界者Plus”

迎国庆 促销费 2024国庆假期四川将推出1900余项文旅活动

院士广州共议深海冷泉生态系统与生命过程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台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