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联合育种成果拍出宁夏水稻品种转让最高价

小编

“闽宁1号”田间图(资料图片)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胡海明)“66万元一次,66万元两次,66万元三次,成交!”22日,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成果拍卖会上,随着拍卖师一锤定音,10号标的——优质常规粳稻新品种“闽宁1号”名花有主,创造了宁夏水稻品种转让最高价。

当天,共10项农业科技成果参与竞拍。其中,“闽宁1号”起拍价50万元,每次加价幅度1万元。2分钟竞拍时间里,多家企业举牌。最终,宁夏钧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杰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竞得该品种使用权。

作为闽宁协作成果,“闽宁1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

“银川平原气候环境优越,昼夜温差大,产出的大米品质优越,生产上除了稻瘟病之外,鲜有病虫害发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朱永生说,当地主栽品种“宁粳50”已推广近10年,稻米品质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生产上急需稻瘟病抗性更强、品质更好的水稻新品种。

2013年开始,两省区农科院便依托闽宁协作平台,针对市场需求,开展水稻育种合作。

“我们利用抗稻瘟病亲本‘云引’和高产、耐寒性强的品种‘空育131’杂交后的中间材料,再与优质常规粳稻品种‘中科804’复合杂交。与此同时,我们还发挥在分子育种方面的优势,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前沿技术应用到育种过程中。”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建福说,经多代抗性鉴定、品质鉴定、产量评价、适应性鉴定等过程,最终选育出适合宁夏黄河灌区推广应用的优质、抗病粳稻品种“闽宁1号”。

张建福表示,“闽宁1号”产量高,口感好,品质达国标一级米标准,符合宁夏当前对优质水稻品种的迫切需求。该品种在宁夏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788.8公斤,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9.84公斤,增产效果显著,已于近期通过宁夏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明年将大面积示范推广。

以“闽宁1号”为起点,闽宁水稻种业合作正持续深化。

今年9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杰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喜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四方签约,明确未来将携手开展适合宁夏黄河灌区推广应用的优质、抗病粳稻品种的选育、开发和推广应用,打造水稻全产业链的合作模式。

“近年来,我们在资源共享型合作基础上,通过固定项目支持、派遣科技特派员等形式,确立和完善了合作机制和模式。”张建福说,未来双方将围绕资源共享、材料创制、技术互作、品种选育、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深入开展合作。 (张辉)

雄安律动|承接疏解加力提速 服务保障持续优化

百年古树成摇钱树 广州增城“乌榄之乡”打榄正当时

坎宁安空砍38+10萨尔19分4帽 奇才胜活塞

灰熊官方:球队正式签下后卫大卫-约翰逊

兰州市公租房保障资格申请审核工作今日启动

安徽雨山:智慧养老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湖北省红安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福建省清流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_1

(经济观察)2023年中国经济现五大亮点

鼓励高质量大众文化“走出去”

新疆何以擦亮“歌舞之乡”金字招牌?

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启动在华巡演

闽宁联合育种成果拍出宁夏水稻品种转让最高价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台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