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要像防范安全事故一样防治校园欺凌

小编

福建省教育厅3月28日召开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视频调度会,对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会议透露,福建省将对行政区域内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及时查找发生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的苗头迹象或隐患点。(3月30日《海峡都市报》)

中小学生欺凌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相关防治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早在2017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学生欺凌做了明确界定,将欺凌和暴力并列,在更直观、攻击性更强的暴力攻击之外,增加了隐性欺凌的内容,包括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等。2021年9月1日,《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施行,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定期针对全体学生开展防治欺凌专项调查,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但不容置否的是,校园欺凌事件仍然没有断绝,甚至还出现一些新的演变形式。校园欺凌屡治不绝,难在哪里?专家指出,主要存在预防难、发现难、处置难等难题。这与校园欺凌的成因十分复杂有关,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特点外,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都是背后的推动因素。比如许多中小学生求助意识不足,受害者和围观者不敢告发;不少欺凌发生在宿舍、厕所、校外或网络空间等隐秘角落,增加了防治的“视野盲区”。

校园欺凌给受害学生造成身心伤害,有的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身体伤残或心理疾病,给受害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发展蒙上了阴影,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校园欺凌事件属于安全事故范畴,学校应像防范安全事故一样防范欺凌事件的发生。福建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起底式”大排查,体现了对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也说明了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的难度很大,需要来一场问题隐患大排查、大化解。

把问题隐患找深找准,是针对性防治欺凌的基础。欺凌事件高发时段一般是课间、午休及放学前后等时间段,高发区域一般在宿舍、厕所及其他偏僻角落,高发对象一般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隐性辍学学生等重点群体。学校应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场所的巡查,梳理行为异常学生轨迹,甄别问题线索;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信箱、邮箱等渠道,受理欺凌事件及苗头迹象举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采取必要干预措施,做好疏导化解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愿意将相关争议行为认定为校园欺凌,而是将其界定为“矛盾冲突”“玩笑打闹”,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际上,这样无原则地袒护,最终只会助长欺凌者的恶行。学校唯有实事求是认定校园欺凌行为,才能实现遏制、预防校园欺凌的目的。对此,福建明确要求,学校要落实学生欺凌强制报告制度,欺凌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报告教育部门、公安机关,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置。

最近,浙江衢州市开化县一校长针对校园欺凌“霸气喊话”:被欺负了不要害怕,来告诉我,校长为你做主,我的办公室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这既是对全校师生的鼓励,也对校园欺凌的喝斥。老师在与学生朝夕相伴中,需要更加主动地了解学生,及时查找欺凌行为的苗头迹象。只有真正通过“起底式”大排查,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种校园欺凌的发生,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文/付彪

编辑/王涵

调查称不少家长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和使用仍存在误区

山东省长岛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湖北省宜城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重庆:大熊猫人气足

浙江绍兴19座大中型水库水位均低于汛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我国部署开展“法律服务 助老护老”行动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发布暴雨蓝色预警_1

辽宁省凌源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国内首个综合型左宗棠文献资源专题数据库启用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铜鼓黄精种植忙 致富路上有盼头

北青快评|要像防范安全事故一样防治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台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